|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横峰中学 >> 文章中心 >> 学校、教育新闻 >> 正文 | ![]() |
今天是: |
喜迎十九大,“我为家乡代言”;同歌“秀美乡村”,奔向“幸福新横峰”--横峰中学“我为家乡代言”主题征文比赛优秀作品集 | |||
喜迎十九大,“我为家乡代言”;同歌“秀美乡村”,奔向“幸福新横峰”--横峰中学“我为家乡代言”主题征文比赛优秀作品集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695 更新时间:2017/11/1 |
|
||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老乡情,此时此地,风景独好。 俗话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横峰中学的学子认为我们的家乡景致更胜一筹。 近日,横峰中学团委、岑山文学社与高一年级组合办了“我为家乡代言”征文比赛,高一新生们写下了一篇篇心灵深处对“秀美乡村”的讴歌,我们的心灵是否会产生共鸣呢? 一、我为家乡代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我也不例外,我的家乡横峰可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小城。 古色古香的横峰 谈起“横峰”二字,人们自然就想起了苏轼的千古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横峰可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横峰县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一五六零年,以弋阳县之横峰寨置兴安县,直到公元一九一四年才更名为横峰县。由此可见,横峰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建城史了,“古城”这个称谓横峰是当之无愧了。 彩色的横峰 彩色?你肯定会想到风景之类的,但此彩色非彼彩色。此彩色指的横峰县那丰富的矿产资源。横峰县拥有原煤储量约四千万吨,居上饶市之首。除煤之外,横峰县还有繁多的地下矿藏,已探明的矿种有钽、铌、锡、铅、锌等二十多种,尤其是稀有金属钽铌,储量乃全亚洲之冠。说横峰拥有彩色的矿产资源一点儿也不过分。 绿色的横峰 横峰县大体是“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格局,由此可见横峰的绿地所占比例之大。而且横峰多丘陵,自然森林也就不少了,因此横峰县城被评为省级森林城市。横峰不仅山青,而且水秀,天也是蓝得发绿的。在横峰只要不下雨,蓝天抬头可见,很少会出现雾霾等恶劣天气;横峰的水那都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横峰,从天空到水底,都是纯净、无瑕的。 红色的横峰 江西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作出卓越贡献。横峰是著名的老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领导革命斗争,创了闽浙赣(皖)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中,横峰六万人民就有两万参军参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杰出的贡献。目前闽浙赣省委、省军区等旧址保存完好,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横峰,虽然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不起眼,但它是我的家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地球上闪闪发光。 高一语文组胡锡智老师评语:本文作者运用小标题的形式,从四个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家乡横峰的可爱,令人印象深刻,留连忘返。 二、我为横峰代言 高一(01)班 郑永坚 横峰,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三面环山,南缘信江,地处闽、浙、皖、赣四要冲,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且横峰还是著名老区县,在革命战争中,横峰六万人民有两万参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杰出贡献,现今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宝贵的红色资源。现在,请跟随我的脚步,让我们走进横峰,领略其独特的美。 如果你热爱游山玩水,畅享自然,那么你来对了,横峰有八景,皆风光秀丽且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每景都有诗人为其写诗作赋:横峰积翠、赭亭堆霞令你将秀美风光尽收眼底;龙泉晓钟、天台远眺让你的胸怀更加宽广博大;玉屏文笔,鹤石摩天使你文思如泉涌,横溪曲水,马潭印月让你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一定会惊叹造物主是多么钟爱这个地方。 如果你是个吃货,喜爱享受美食,那么这儿也是个好地方。横峰的传统美食一定会使你大饱口福:葛酥芋头糖、爆炸蛤蟆皮、茶香油丸粿、芝麻糯米酥、翡翠料化糖……酸甜苦辣酥香咸——味俱全,小心注意,不要咬掉自己的舌头哦! 如果这仍不能留住你的脚步,那么就再来看看它的宝藏吧:横峰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下矿藏种类繁多,享有“地下宝库”之美誉,稀有金属钽铌储量居亚洲第一,原煤储量居上饶市之冠。除此之外,在育林山地中,油茶林面积达24万亩,有“绿一库”之赞誉,是江西省重点商品油基地之一。如何?有没有被如此巨大的财富惊爆眼球? 近几年来,横峰经济发展神速,围绕“建设上饶西部工业新城”的定位要求,按照“借力推动,兴工强县,融入经济圈,实现大发展”的思路,构建“大横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瞧,现今人们的生活多么惬意啊,这边两位大爷在棋场上厮杀得惊心动魄,那里一群大妈跳舞跳得热火朝天。此外,建设农村工程也在持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啊!横峰,物华天宝是你的修饰语,人杰地灵是你的代名词,风景秀丽亦不能表现你的美,你就是那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闪耀夺目,终有一日,定会让我们惊叹与瞩目。 高一语文组胡锡智老师评语:本文立足横峰得天独厚的美景、美食,娓娓道来,体现了横峰厚重的文化底蕴,悠久的传统文明,把对家乡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弥远! 三、我为家乡代言 高一(01)班 叶盈 我生在横峰,长在横峰,是个地地道道的横峰人。时光荏苒,我已从当初的稚嫩小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而横峰,我的家乡也早己脱胎换骨。 几年前,我家门前的路简直就是迷你版的“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车子开过去后面便会扬起一条粗粗的“灰”尾巴。记得每次爸爸骑自行车送我上学,我整个人就像个震动仪,一直震啊震啊,真是委屈了我可怜的小屁股蛋子。于是啊,我便盼望有一天醒来,外面的路变得平坦了……盼望着,盼望着,这变化终于出现了。 现在,一条笔直的,平坦的柏油马路取代了泥巴路。人走在上面,再也不会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了。不过这还不够,道路旁边的路灯和绿植也挺立在那儿,楼房外墙上都刷上着红色、蓝色的油漆,像是给它们换上了新衣裳。不仅是物,人们的生活也热闹了起来——每到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人们就出来嬉戏散步,不甘落后的中老年人还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到广场上跳广场舞呢,活力四射,好不惬意!这要是换作以前啊,晚上八点过后街上就没个人影了,哪来这么多娱乐活动啊。哦,我亲爱的横峰,你可真是越来越讨人喜欢了呢! 但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变化还是在于横峰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 我的表妹家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穿的衣服都是穿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年也不添新衣。但自从横峰的扶贫力度加大之后,她家终于也盖上了新房子,姐姐和弟弟都骑上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她说以前她们家穷,现在呢,政府不但免除了农业税,还给了低保等补贴,上学也可以领助学金。她们家现在既干农活,又搞副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终于奔上小康生活。她还说:“在我们这些受到政府帮扶的人眼里,政府真的是伟大的。宁信黄河没水,也不信政府不好!” 啊,横峰,我看见一簇簇花朵争奇斗艳,一排排树木昂首挺胸,一条条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为你鼓掌,为你欢呼,期望你能变得更美丽! 高一语文组胡锡智老师评语: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横峰县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对国家政策的赞美,对家乡美丽的热爱,情真意切,有一定的感染力。
高一(14)班 饶文萃 家乡,一个叫人舒服,使人留念的名字;家乡,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如果你问我我的家乡在哪里?我会自豪地告诉你,它就是横峰,一个充满红色文化的地方。而我家,则位于横峰通往上饶的一条大国道旁的一个村庄—司铺。这里充满了不同的风采。 横峰县司铺乡的刘家村有着解不开的火车历史之缘,从1935年起至今刘家村一直有火车在这里通过。刘家村则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新中国农村的时代变迁。 在刘家村,感受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只需要那么几小步,历史和文化是这个小乡村的底蕴。去年在秀美乡村建设时,刘家村挖掘和重塑了富有火车站的历史文化,围绕火车历史好好打造了一番,刘家村也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化身成为如今的‘火车风情小镇’。当人们慕名而来时,首先映入眼前的便是刘家村口的几栋民房墙面上,有着火车的平面画,直白地叙述着她是‘火车小镇’。在民房的两侧有一块基地,站在那高高的田埂上,你便会看到一排排皇菊正在骄傲地挺起胸膛,若是赶上花开时,这里当时美艳美艳的。 刘家村东西有两个出口通向320国道,沿着东西两个出口半环绕着刘家村口的是一段‘印象铁路’‘印象铁路’是由青石板做的枕木,用轻轨做铁轨铺设而成。沿着‘印象铁路’就可以走到铁路文化主题公园。 铁路文化主题掩映在一片天然的小树林中,小树林好似村庄的一道天然屏障与320国道有些喧闹的交通隔绝。树木错落有致,稀疏得当,为打造铁轨游步提供了最佳的原生态环境。晴好的天气里,在铁轨游步道上走一走,树影斑驳,投射在生锈的铁轨上,一眼看去,火车轨道在树林中消失殆尽,望不见尽头,像是穿越时光的机器,让人意味无穷。 村口刘家小学的一侧面墙更是精美伦比。墙的底部绿色打底绘出跨越整墙的列车,教室的窗户是列车的玻璃窗,孩子们在课间从窗户里探出的脑袋是列车行驶时的旅客。 我的家乡不仅风景美,家乡的乡亲们的心更美。他们对外来的游客十分友好,他们用着纯朴的方言自豪地和他们讲解我们当地有名的景点;他们还会拉着旅客们的手,带领他们回家吃饭。在这里,游客们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在这里,游客们并不觉得约束;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忘却那种种的不快。 为什么再提起我的家乡时,我的嘴角总是上扬,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故乡,它并不繁华,它是那么寂静,那么朴实,但我喜欢这朴实,这寂静,像绿水流经山谷,像花蝶飞过鲜花。 高一语文组刘国强老师评语: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带领我们领略了横峰县司铺乡刘家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五、你 高一(10)班 严梦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009年的某一天,我风尘仆仆的来到你的怀里。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你,阳光洒在树上落下斑斑点点的晕影,风吹着质朴的房子,干净,温柔,街头人来人往,为窄小的路铺满了星光,天空的蓝蓝的耀眼,带着瓷釉的秀气,还有白白软软的云,仿佛人们过往的风也能把他带走。 你长得可真美,你有蓝天一样的秀气,白云一般的温柔,碧波荡漾,在心中留下一抹淡淡的清香。 我扑在你的怀里,看着你的眉,你的眼,你可真美!你知道吗?你的眉眼像极了街旁的细直大树,浓郁而不重艳,细直而不失灵气,街头的枫树好大,在路灯的衬映更显美丽,枫树直挺挺的仿佛要长到天上,两排的大树为过往的人留下了阴凉与清风,你的眼睛亮极了,像极了岑山洞的那一方水库,在阳光的照耀下发着光,一闪一闪的,比映夜的星星还要醉人。水库依着山,在连片的树下透着翠绿的颜色,风轻轻的吹过,你掀起撩人的绿帐,在星辉动影下,在阳光漫灿下,伴着快乐翩翩起舞。 还有你细腻的头发,散发着树的芳香,在水库上,盘着一座座大山小峰,细细生长,细细蔓延,每当人路过你都不经注意盯望,想抚摸你的头发,走进你,靠近你,虽不及北上广的繁华与阑珊,但你的一砖一瓦都沁着灼热与温柔。 让我再好好地看看你,你脸上粉嫩的腮红就是上畈美丽的荷花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脸上的笑容伴着清嫩的花香,弥漫千星,温暖醉人心,每一年都有来自不同国家人,他们来到荷花乡,欣赏你的芳香,欣赏你的动人,他们轻轻的来,停留于你,他们悄悄地走,不舍你的华美。 你手上的指甲油,美艳艳的好动人,是葛源崇山头的油菜花吗?春天,与百花齐放,不计群芳与妖艳,只余清淡与儒雅,还有葛源的峨坞美景,石桥前山瀑布…… 突然我看见红艳艳的,发着震慑人心的光。通过你的心脏,我看着你过往的故事,方志明带着坚定的眼神,誓为中国而存亡。“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志敏同志在《清贫》中说到。过往如烟,不清晰不可见,却只带了血腥与辛酸的味道一同和过去的人消失不见了…… 我静默的走在横峰的街头,就如同2009年的某一天,我的到来一般,深深地扎进横峰的怀里,仔细的看着横峰,我还是能看见阳光洒在树上落下斑斑点点的星影,风吹着质朴的房子,干净,温柔,街头人来人往,为窄小的路铺满了星光,天空的蓝,蓝得更耀眼,带着瓷釉的秀气,还有白白软软的云,仿佛人们过往的风也能把他吹走,八年之后的现在,2017年的某一天,我还是舍不得离开恒丰的怀抱,不是宿命,而却与你为家。 我想,终究有一天,我会离开你,不再依赖你怀抱里温暖的避风港,却无比想念。所以在我离开你之前,请让我好好看看你的所有,我的家。八年的光阴里,谢谢你一直不离不弃,予快乐、忧伤唤着我的成长。 希望我还能再有一个八年,无尽的扑在你的怀里,舍不得离开你。 高一语文组刘国强老师评语:文章语言优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家乡刻画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作者充满着对“你”的喜爱与赞美。感情细腻,打动人心。 六、有一美人兮
高一(10)班 谢婧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司马相如《凤求凰》 我从未想过,会有一日,如此郑重得描摹她的容颜,妄图用自己拙劣的手笔绘下她的倾城绝艳。她是那般高远立于山巅,却又在我不安时,触手可及,拥我入怀。心中妄自澎湃,原谅我,斗胆包天。 我想,在她的千万种娇艳中,我心头独独切慕着的,便是她的春色了。 在过去的漫长时光里,我见过许许多多的春,北国的豪放复苏,南方海滨边的四季如春,可我依旧找不出哪怕一处的春能比得上她的丝毫,就算于隆冬中,只要一片绿意,轻声细语,却也迫不及待,就那么来了。 她的春,是急切着的,一向温柔的她,在这件事上却不肯让步,那边年节刚过,她便急不可待,一不留神,便春意盎然了。你去细细的问她罢,这次,怎来的这么快?她倒是丝毫不惧的,一改往日的温婉样子,明眸大眼中充盈着狡黠机灵,又反问你,怎的?不可?我的春,自是这样的,你看,这绿盈盈的,好看多了不是? 看罢,无话可说,无可奈何,乐得接受。她的春,匆匆而来。 于是,在她的催促之下,我开始欣赏着她的春。 支开窗,便是一卷山色,此时落雨刚歇,空气还湿润着,目光所及之处不再是纯粹的绿意,仿佛笼着一层上好的烟罗纱,看不着切,却又着迷,自成人间妙笔。透着蒙蒙山雾,她春的娇展露到了极致,远山空灵,草木渐深,横岭如墨染,飞鸟亦缓缓。她的春,山水如画。 油菜在这春算不得稀罕物,每逢春时,便汹涌而至,漫山遍野,可今一细看,那一畦畦的油菜花田,一团团的金黄,竟觉惊艳,不同于其他的花朵,不同于其他的金黄,它愈显浓烈,更别说田埂边零落的几株,疏落的肆意,带着一股地气,带着满腔生机,带着其他花其他金黄所不具的热烈,在漫山花红草绿中,嫩黄着张扬。 再于不经意间往上瞧瞧,又是一阵恍惚,是那映山红,说实在的,那红的真有些过分了,一簇簇,一株株,依山而连,迎着艳阳,毫无收敛之心的招摇,不顾他的展露着自己的快活。她的春,自在随性。 …… 日复一日的炎热下,天空也消瘦了不少,曦寥的云彩萎靡的挂着,夕阳西下,悄无声息。是啊,春过了,她也又一次的散去了那俏生生的模样,沉静了。嫩芽抽枝,渐渐沉碧。她的春,绵绵而去。 大抵,她是最了解我的人了吧,我的快乐,我的委屈,我的稚气,我的成长,我的美好,我的不堪,她全看在眼里,我瞒得过所有人,可独独少了她,虽远大的高不可攀,可她是每每于我低泣时,无声以天地拥我入怀的那一人,我心切慕,如鹿切慕溪水。 我对你,似如秋日夜露,深夜和攒,一遇朝阳,便化为了雾,如此浅薄,也像高原积雪,离太阳最近也不融丝毫,如此厚重。 迷蒙着眼,我仿佛又见着了她。 她从千山万水而来,千百年已逝,她依旧那般,纵使或灵动或温婉,可还是对我,轻轻的,柔柔的笑,一如往昔,自成一方风景。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高一语文组刘国强老师评语: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把自己的家乡当成“美人”来描摹,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七、大美横峰 可爱家乡 高一(1)班 徐佳瑶 也许你会走过大江南北,周游世界各地,欣赏万千风光。但就像落叶归根,鸟儿回巢。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个归属地,大到祖国,小到家乡。每个人心中总还是觉得家乡最美。八十多年前方志敏就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极言赞美了他梦想中可爱的母亲——中国。我虽然不能写出像方志敏赞美我们可爱的母亲那样优美而真挚的词藻,但我是要好好夸夸我的家乡-----横峰。 听老一辈的人说,横峰可有不短的历史了。也是,横峰县从明嘉靖39年设县,细细数来,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呢。 两百个春去秋来,这座小城由原来的兴安县变成了如今的横峰县,不变的只是这个小城朴实无华的美。她始终以她薄弱的身躯,喂养了一代又一代横峰人。当一代又一代的横峰人毅然走出小城,她从不阻拦,只是用慈爱的目光目送她的儿女远去。 当岁月的车轮碾过这小小的古城,始终不变的只有那青山,那绿水。 横峰的山,带着江南的秀气。它不高,不比珠穆朗玛峰;它不险,不比五岳中的华山、泰山;它亦不奇,不比桂林的“龟峰”“仙人指路”。但它十分秀气,只是绵延在你的眼中,和那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画,一副格外令人舒心的画。赭亭山就是如此,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亦没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凄凉;有的只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舒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水是山的使者,而横峰县就有两位“使者”——岑港河和葛溪。岑港河是横峰人的“母亲河”,在横峰人眼中,其地位不亚于养育了华夏儿女的黄河、长江。它以守护者的姿态蜿蜒在横峰县的外围,两百年了,喝水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只是那永不停地岑港河。而葛溪,就像一首回文诗,无论如何解读都是一种美丽。它有着清澈的双眸,柔软的腰肢,两岸有簇簇绿草,朵朵鲜花,丝丝柳条作陪。河底有群群小鱼遨游玩耍,颇有几分“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之感。 印象深的便是小时候总与小伙伴去那玩耍,摸鱼,游泳,捏泥人是我们的“老三样”,小溪的水依旧在哗哗流淌,承载着我儿时的快乐。 横峰的小吃更是有得一提,只说那米粿,油炸粿,灯掌粿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了,更不必提闻名天下的葛粉和葛源豆腐。 葛源豆腐,选取的是深井的天然水,经过特殊程序制成的,口感嫩滑、老少皆宜,是一道名不虚传的美味佳肴啊。 横峰好,好在山清水秀,好在特色小吃。 这个千好万好的小城,终被世人所发现,葛源变成了葛都,横峰成了“秀美家乡”的代名词。 在我心中,横峰已不只是横峰,不只是我美丽的家乡,还是志敏烈士心中可爱的“中国”! 高一语文组王玉龙老师评语:文章文辞清雅,以优美的语言从家乡横峰的历史、风景、饮食着手,述写了家乡历史之悠久,山水之秀丽、小吃之味美,构绘呈现了“我”心中的横峰之大美,家乡之可爱。感情热切,打动人心。
八、我为横峰代言 高一(1) 汪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一方乡土都有属于自己家乡的文化,而我为横峰代言。 横峰,是一座精致典雅的江南小城,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原名“兴安”,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 秀美横峰 这片可爱的土地上孕育出秀美自然风光和丰富人文景观,放眼葛源深处,到处是层层叠叠,曲线蜿蜒的梯田,赭亭山位于莲荷乡境内,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四面绝壁悬崖,唯有一条小径可供攀缘登上山顶。“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横峰县境内水资源也较丰富,被誉于横峰县“母亲河”获得岑港河纵贯中部,而河边的风景美不胜收。 河水微微泛起波澜,清风吹拂折杨柳,柳枝摇摆不停,好似跳着婀娜的舞蹈。高高的杨树上,知了的鸣声拨动着路人的心弦,秋蝉也留恋这美好的秋色!河岸边一棵大树被藤蔓紧紧缠绕着,一些小竹子也被藤蔓羁绊着斜倚在青石栏杆上,看着对岸柳树垂下的万条绿丝绦。弯弯曲曲的小径延伸到岑港古桥边。 古韵横峰 说到古韵横峰,倒不如说是舌尖上的横峰。 葛源豆腐,是葛源镇的传统名产,美名远播。烧上一盘白白嫩嫩的豆腐,足以使你垂涎三尺,夹上一块,细细品味,才可品出独特的美味。民国十年胡适评葛源豆腐:“闻见生津,欲搛不忍,只恐玉碎,好生着急。” 金鸡珍珠栗,据传,当年红军方志敏在青板金鸡山暴动大捷后,许多人踊跃参军,行军前夕,母亲将自养的土鸡和自栽的板栗炖给即将远行的儿女吃。如今这道菜已成为青板农户招待客人和逢年过节的招牌主菜,寓意生活越来越美好。 红色横峰 这块红色的沃土,曾经是革命的摇篮。走进葛源,就是走进一部红色史书。 葛源这块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并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齐名成为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 今天你依然能看到众多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中共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列宁公园,红军广场……这些革命旧址被列为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筑梦横峰 小小横峰县,也有大梦想。革命老区要办国际大赛,今年的9月15日环鄱阳湖自行车大赛再次在横峰举行,乡亲们有的站在红太阳街道两旁踮起脚尖焦急等待,有的从家里搬来了人字梯让自己站得更高。每一次赛车手疾驰而过,现场的观众都大声欢呼,为车手们呐喊助威。 横峰还在不断地创新发展,未来的横峰会更加繁荣。 高一语文组王玉龙老师评语:文章词句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四个小标题,分别从家乡横峰的山水风景,美味饮食,红色历史以及富有现实发展代表性的国际性赛事出发,呈现了横峰之大美,家乡之可爱。
九、我爱横峰 高一(1)班 吴咏霖 无数次提起手中的素笔,奢望将自己与家乡的距离缩短,去写家乡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把家乡的一动一静放入笔下的绵绵字句中。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横峰县。那里苍山叠翠,磨盘高耸,横看成岭,侧观为峰。有句俗话是这样形容横峰的,“小小横峰县,三家豆腐店;城里打板子,城外听得见。”描述的正是横峰县县境之小。 但是,我想说,横峰县虽小,但它小的玲珑。“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中华疆土,幅员辽阔,时时有形胜精灵,处处能藏龙卧虎。横峰,便是一处形胜精灵,日久深贵。其深,在文化积淀;其贵,为红色故里。 我爱横峰,山川秀丽。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地,自然风景独异。素来以天台山,岑山洞最为有名。 我爱横峰,民风淳朴。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辛勤工作、淳朴善良、诚恳待人、热情好客、乐观满足,他们就是横峰的乡亲们。 收割稻谷是他们最忙也是最快乐的事情,在天还没大亮时,农民们就开始活动起来了。他们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拿着斗笠,披着晨曦微弱的光芒向田间走去,利索地割起禾苗来。 他们热情好客,凡是有客人到来,就会拿出最好的菜来招待他们,也会和客人唠家常,给他家一般的温暖。 我爱横峰,红色故地,由方志敏、邵式平等人一手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六大根据地之一。葛源是闽浙赣根据地的政治中心,留下很多当年政治建设活动的遗迹。列宁公园,别开新面;姚家垅,黄道革命事迹;五谷灯,记忆犹新……土墙、瓦顶、禾基、走廊、天井、古镇风貌,志士文物,静待游客贵宾。全红县,誉中华,大力彰显革命精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共存, 我爱横峰,今日山河更妖娆。 民俗文化更有一番新景:上元赛灯“千树山茶万树梅”;去彩头,请亲朋……还有独有的特色食品:葛佬、葛粉、芋头糖、麻子粿……用来招待亲朋好友。 家乡是一个人灵魂最深处的记忆是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一方田土,是一个人脑海中最初的温暖。一个游子,无论他在哪里的灯红酒绿,无论他在哪座城市颠簸流离,他始终不会忘记自己的出身,和路途中的那座小城。 但有国,才有家。千家万户的幸福都是建立在国家的繁荣强大上的。一路走来,我们可爱的母亲——中国,她经历了多少的风雨和坎坷?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了国民党军队的愚昧,也看到了方志敏的一片赤胆忠心!我们应向方志敏前辈学习,学习对祖国的关怀!遇到再多的困难都要向方志敏一样的坚强,永远不能忘了国和家。 我爱横峰,我爱中国! 高一语文组王玉龙老师评语: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从地域形态出发,述写了家乡横峰虽小却山川秀美,形胜而灵精的特质;从民俗风气出发,赞美了家乡人淳朴勤恳,好客乐友的热情;从红色历史出发,介绍了家乡的红色故迹,讴歌了先辈心怀家国、敢于进取的红色精神。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的赤诚真情,打动人心。 |
|||
文章录入:hfzxbgs 责任编辑:hfzxbgs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